2018年-2019年,由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由我司實施,完成了濟南市地質鉆孔資料數據庫建設工作,調查收集整理濟南市除萊蕪區、鋼城區外其它8區2縣的4萬個鉆孔的鉆孔資料,建成濟南市地質鉆孔資料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促進了濟南市地質鉆孔資料信息化、集成化進程,提高了地質鉆孔資料利用效率和服務水平。
本項目作為濟南市地質鉆孔資料數據庫建設項目的后續工作,計劃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擴大工作區范圍,進一步調查收集整合鉆孔資料,進行典型地質鉆孔標準化,開展鉆孔資料應用研究。
需求痛點
1、全區鉆孔數據資源有待進一步融合更新:
已建成的濟南市地質鉆孔數據管理應用服務平臺(一期)初步實現了區域地質鉆孔資料的電子化與集群化表達,但鉆孔主要集中于濟南市中心城區,未收集萊蕪區、鋼城區鉆孔資料,其他地區尚有大量鉆孔資料待挖掘入庫,有待融合更新,各類型數據匯聚的豐富性以及現勢性有待進一步提高,遠不能滿足各項業務的應用需求。因此需要進一步更新和豐富平臺數據資源,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時效性。
2、平臺易用性以及靈活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已建成濟南市地質鉆孔數據管理應用服務平臺具備數據處理、管理、統計等能力,隨著應用的不斷深化,原平臺已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因此需要優化原信息系統平臺功能架構,打造簡單易用、靈活實用的平臺,有效支撐鉆孔研究和數字政府改革。
3、二三維一體化展示有待進一步挖掘:
原始資料的二維數據,分層標準不統一,數字建模難以直接使用。因此進一步調研地質鉆孔資料持有情況及用戶需求,全濟南市補充1萬個地質鉆孔的原始資料入庫,并選取典型鉆孔進行鉆孔資料的標準化處理,實現鉆孔結構二維到三維的展現。
建設成效
1.提供全要素時空數據融合服務“一站式”支撐
通過法制、機制、標準建設,全面集成不同層次、不同類別、不同行業的海量、異構的地質鉆孔資料信息,把分散、孤立的鉆孔資料統一匯集,實現集群管理和統一服務。
2.構建靈活的數據資源動態更新與應用機制
本期項目通過對門戶進行優化升級,對服務效率進行了擴容,并通過與空間數據管理系統的地圖服務、接口服務進行對接,在數據管理中對外提供統一、標準的服務接口和調用方式,提供更加靈活、便捷的數據資源動態更新與應用機制,實現對鉆孔數據匯集至應用的全流程管理。
3.靈活創建基于微件的快速定制服務
將平臺功能進行封裝、微件化,用戶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在無任何硬件、軟件環境投入下根據需求搭建簡單的業務系統應用,滿足快速定制的需求,提高作業人員的工作效率。
4. 打造基于地質鉆孔特色的專題服務
鉆孔專題應用研究選擇濟南有條件、有需求的區域進行試點研究,從地質鉆孔資料服務于重大工程勘察、軌道交通、新區建設、應急處置四方面展開,探索鉆孔資料為項目選址、規劃、建設、其它項目成果應用等不同階段提供的數據服務。
(1)軌道交通
以濟南市軌道交通線網基礎數據為基礎,通過多重查詢方式,實現基于單條軌道交通線自定義外擴范圍、站點、站間自定義范圍鉆孔的查詢服務。
基于天地圖(二維)和軌道剖面(三維)實現軌道線路的二三維聯動漫游,采用上下分屏或左右分屏的方式進行展示,通過設置漫游的參數,調節漫游的整體效果。在三維場景查看地層巖性變化情況。剖面上方懸浮重大建筑名稱、街道名稱等信息,在三維場景中展示路線所經區域,并加入巖溶水水位面、初見水位面等信息,可把握軌道路線水位的整體變化,形象展示地鐵建設與泉水保護的關系。
(2)新區規劃
基于新區規劃相關業務,系統可提供多種鉆孔數據服務,通過錄入工作區范圍、輸入工作區坐標等方式,及時有效的提供鉆孔數據服務。建立起步區(大橋、崔寨、太平、孫耿)三維鉆孔模型、濟陽煤礦三維地質模型,并集成至三維場景,實現三維場景下移動、旋轉、翻轉、復位、透明度調節、視角設置等功能。
(3) 應急處置
收集整理濟南市范圍內地質災害數據進行入庫,對地質災害點的災情信息和處置信息進行全流程綜合管理,提高地質數據集成應用,推動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地質災害防治智能化發展。
(4) 重大工程勘察
通過整合地質資料,為了解城市現狀,挖掘地質結構等專業領域提供信息支撐。為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如:工程選址、地層等值線分析評價等提供有效依據。
5. 建立標準數據規范資料庫
基于原系統已有的數據標準模塊,進行二次開發,增加數據標準管理功能,實現對已收集標準的自定義添加、刪除、編輯、下載等功能。
此次濟南市地質鉆孔數據管理應用服務平臺的優化升級集成了濟南市各行業全時期地質鉆孔資料,極大地提升了鉆孔數據的搜索、展示、共享等服務能力,及時有效地滿足政府部門、行業用戶、社會公眾等各類用戶對地質鉆孔信息的多元需求,減少了重復工作的資金浪費,對社會經濟發展和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具有重要作用。